《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在广州发布
发布日期: 2018-11-22

  11月21日,全球化智库(CCG)在广州南沙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人才50人论坛”圆桌会议上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该报告是首个对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进行系统研究的分析报告。报告全面分析了大湾区人才发展基础及面临的机遇、挑战,在此基础上为粤港澳三地合理打造一体化的人才发展优质环境、建设湾区国际人才特区提出对策建议。

  报告称大湾区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基础

  报告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2017年GDP表现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预测模型计算对2022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及增长率进行了预测。报告指出,依托世界级海港群和空港群,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机场旅客量、进出口贸易总额等在全球湾区中独占鳌头,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将超过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在世界四大湾区中GDP总量排名第一。经济基础与完备的产业链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基础。湾区内产业优势互补,第三产业比重正逐步增加。

  报告还指出,粤港澳三地丰富的高校资、粤港澳大湾区集聚的一大批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与科研机构、以广深港澳科技走廊为核心形成的产学研合作区等高端创新资源的汇聚为大湾区人才创新、创业创造了环境。

  此外,大湾区交通规模可观、港口群能力领先、湾区内地医疗机构的“量多质优”以及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专业化、优渥的文化教育资源等宜居宜业宜游的特性为人才安居提供了保障。

  粤港澳人才流动积极性不足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报告指出,目前大湾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较低,据统计,受高等教育人才占常住人口的比例香港是26.18%,深圳是25.19%,而东莞只有15.74%。其次,大湾区当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具体体现为大湾区创新人才对产业发展贡献支持相对不足以及技术的输出与吸纳能力均存在明显不足。此外,报告表明,粤港澳三地合作不够紧密,抑制了人才流动的积极性。其中的问题,包括税制冲突明显,影响湾区人才集聚。因为与港澳税制相比,内地仍属于高税区,这会影响港澳人才北上内地进行创新活动。此外,出入境欠便利,影响湾区人才流动。

  公共服务衔接尚未建立,也影响人才安居乐业。比如,湾区内地与港澳医疗保障体系和医药准入标准不同,难以长期留住人才。在社会保险方面,三地居民在就业过程中未能享受同等待遇,造成人才在湾区内相互流动不畅。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不紧密,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企业的联系并不够紧密,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待加强。

  最后,报告还总结,新一、二线城市“抢人大战”,给湾区人才引育留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先进省市超越历史力度的引才新政以及各地自由贸易港规划陆续推出,都削弱了湾区人才竞争优势。

  大湾区人才聚集力相对较弱

  报告分析指出,与著名的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聚集力相对较弱,大湾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仅为17.47%。而旧金山湾区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劳动力占全体劳动力的比重达到46%,纽约湾区也达到42%;东京湾区的东京都、神奈川县及琦玉县的大学和研究生院的学生数量在2010年就超过106万人,占全国的比重高达36.7%。

  其次,大湾区人才国际化程度偏低。根据联合国数据,2014年国际人才占常住人口比重的全球平均水平为3.3%,发达国家高达10%左右。当前深圳作为湾区内地创新及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广州作为湾区发展的核心枢纽城市,其外籍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仅为0.2%和0.36%。

  此外,大湾区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偏低。无论从研发经费投入还是从每万人口PCT国际专利受理数来看,大湾区都落后于世界三大湾区。报告显示,大湾区第三产业占比和高端产业数量都相对较低,并且在全球城市人才竞争力中,广东对全球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还相对较弱。根据数据,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航空市场规模领先全球,但对比发现,大湾区发达的航空交通系统并没有吸引到大批海外人才往来。

  报告建议建立大湾区人才一体化运行机制

  报告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基于对大湾区人才发展的分析,提出了系列建议,包括建立大湾区人才一体化运行机制;借鉴香港人才社会化、市场化的行业协会认证模式,实行“三地”人才执业资格互认制度;建立粤港澳三地9+2政府组成的大湾区建设发展协调委员会;打造大湾区国际人才自由港,建设人才保税区;建立人才飞地;实施粤港澳三地人才流动计划,增强三地人才资源的交流合作;推动粤港澳三地人才的“社保+医疗+教育”互认互通;打造大湾区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构建高端智库集群促区域软实力建设等。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