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跑出创新人才培养“加速度”
发布日期: 2018-05-22

  今年3月2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了2017年全球各个国家和企业的PCT(专利合作协定)专利申请数据。深大PCT申请数量为265件,PCT专利申请公开数量108件,位列全球教育机构第11位,连续两年蝉联中国高校第一位。

  丰厚的产学研家底,让深大厚积薄发,该校名列2018中国最具财富创造力大学排行榜榜首,校友总财富接近6000亿元。深大党委书记刘洪一认为,财富传奇的背后,是该校进一步融入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通过各类创新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产学研联盟等平台,主动对接深圳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深圳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追求‘排行榜’,而是为我所用。深圳引导高校紧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助力城市转型升级发展。”在叶文梓看来,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深圳的高校正更有力地扛起城市创新这面大旗。

  近年来,深圳引导高等院校结合该市创新驱动、质量引领、转型升级等方面实际需求,为深圳改变源头创新不足、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助力实现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为激发教师将“沉睡论文”化为企业“发展利器”,深圳扩大高校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学校,70%以上可分配给研发团队和转化贡献人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南科大副教授贺建奎创建瀚海基因公司,打破国内测序仪市场长期被外国测序仪垄断的局面。今年,瀚海基因估值超过15亿元,将建设亚洲第一条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盒生产线。目前,南科大已注册成立了30家高科技公司。

  深圳高等教育正通过打造科研大平台,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时代、新征程。该市已启动建设的5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其中4个由深圳高校牵头建设。同时,积极鼓励高校面向各区(新区)产业需求布局,到一线布局产学研资源。深大把创新资源打造成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加速器”。该校已与南山、龙岗等深圳的10个区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创新平台。其中,深大南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深大龙岗创新研究院共孵化近50家企业。

  而南科大等深圳高校正直面“痛点”,力争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中科院院士、南科大校长陈十一介绍说,该校皮米中心正着力打造芯片研究基础大平台,该中心配备了从毫米到纳米、皮米尺度上的精密观测等设备。该中心正联合华为等华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突破纳米技术等芯片研发瓶颈。

  “推进高等教育的‘弯道超车’富有挑战,但是深圳有决心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张基宏说。

  显而易见,在这里,大学与城市正在实现深度“同频共振”。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