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扎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学员作品展在成都展出
发布日期: 2018-09-10

  9月4日上午,“自然花开”——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自贡扎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学员作品展在四川省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到9月13日。

  本次的展品是从学员完成的300余件(套)作品中,优选出180余件(套)作品在四川美术馆展出。从作品的形式和分类看,有架上扎染、服装与服饰、室内软装饰以及灯饰艺术等扎染文创衍生品。许多作品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扎染的认知,具有创新性与实验性,能够代表此项培训取得的实际成效。

  据了解,“自然花开”——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自贡扎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由四川理工学院和自贡市扎染工艺有限公司联合承担,面向全国录取学员25名,学员分别来自辽宁、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安微、江苏、浙江、广西、重庆和四川。学员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工作单位相去甚远,涉及中国画、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纺织品设计、工业设计等不同领域,也有传统枫香染、夹缬染非遗传承人。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扎染是中国传统印染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造物智慧的结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角度认识扎染技艺,旨在强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扎染是手工艺劳动的艺术化陈说方式,是满足物质与精神双重需要的造物活动,凝结着中国人的文化创新。扎染创新抑或创新扎染,是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的直接反映,是中国工匠精神的自然表达和自由表现,应该成为当代手工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2008年,四川的自贡扎染技艺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