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从中央到省、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政,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吹来阵阵春风。民营企业如何把握机会“乘风而上”,在四川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成了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成都晚报记者注意到,讨论过程中,政协委员们对“主干”城市——成都寄予厚望,例如在进一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措施上,委员们建议在成都自贸试验区设立企业海外上市投资基金。
上述建议出自致公党省委会的《发挥自贸试验区优势扶持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建议》。该课题组成员、省政协委员、四川新景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先明说,省委省政府在《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开展直接融资。其中,在支持股权融资方面,明确“对在境内外主要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融资的企业,给予100万元费用补助。”在此基础上,致公党省委会进一步建议:整合国际资本和专业服务资源,在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片区设立企业海外上市投资基金。
“海外上市具有门槛较低、市场化程度高、上市准备时间更短等优势,企业可以通过海外上市实现快速融资。”黄先明介绍,在天府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新四板)这个“拟上市公司蓄水池”中,目前已有各类企业近7000家挂牌。但我省在海外上市的民企数量和质量与东部地区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反映出我省民企海外融资能力还很薄弱,对进入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愿望不强,也反映出我省对接海外主要资本市场的渠道不够畅通、专业服务能力欠缺等短板。”
“成都自贸试验区承担着金融创新改革的重要使命,是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重要板块,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让海外资金进得来、出得去。”黄先明认为,若在成都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只市场化运作的企业海外上市投资基金,将便于引进海外低成本资金参与基金出资,通过股权、债权等多种形式专门投资拟赴海外上市融资的优质企业。
在调研中,致公党省委会课题组了解到,我省有企业如四川云石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如德意志银行、麦格里资本、信达国际、南华金融集团、毕马威、汉坤律所,就共建企业海外上市股权投资基金达成初步共识,着手开展前期准备。建议相关部门给予引导和支持。
此外,致公党省委会建议,支持发展海外上市专业服务机构,畅通企业赴海外上市渠道,特别是深挖川港合作潜力,加强与香港资本市场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发挥其融通国际主要资本市场的优势,为川企赴海外上市提供符合国际资本市场要求的法律、财务及上市后价值管理等专业服务。建议组建支持企业海外上市和产业并购智库,聚合有海外资本运作实践经验的海内外专业人士,对海外资本市场的市场规则、法律、文化、项目、储备等进行研究,为有意愿的企业提供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