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才在穗工作满意度普遍较高
发布日期: 2021-02-19

  广州国际青年人才发展现状

  人才趋势整体呈年轻化、高学历化。

  随着近几年广州国际青年人才数量的不断增长,年轻化成为其中重要趋势,在此次调研中,31岁-35岁人群占比最高,为39.88%;其次为26岁-30岁人群,占比38.96%;36岁-40岁人群排名第三,占比19.02%;占比最低为25岁及以下人群,不足3%。本次调研样本采集对象主要集中于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项目(以下简称“菁英计划”)、广州市创新领军人才等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因此博士研究生学历占比远高于其他学历,为64.59%,这也与近几年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大使攻读博士学位的国际青年人才逐年增长有关。在调研对象所读专业中,排名前三为理学、工学、医学,占比分别为30.08%、21.01%和15.97%。由此可见,理工类学生依然是广州国际青年人才的主力军,合计占比超过五成。

  广州国际青年人才在专业分布上基本符合广州重点经济领域发展需要。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NEM(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理工类等强调专业技术和前沿科技的学科领域更符合广州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广州作为全国医学领域学术、临床均在前沿的一线城市,拥有众多三甲医院,在对医学国际青年人才的培养上,投入更加充足,因此医学专业人才占比也相对较高。

  除此之外,国际青年人才专业还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见图1)

  人才就业集中在服务业,且主要从事知识密集型岗位。

  分析报告显示,在就业行业分布方面,服务业为广州国际青年人才就业最为集中的行业。其中,金融业(28.00%)独占鳌头,领先于其他行业;其次是教育(10.2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00%)排在第三位。

  在与现代经济体系匹配度上,国际青年人才也有突出表现。根据针对“菁英计划”的调研显示,项目实施至今,已持续为广州输送了覆盖IAB和NEM重点领域的上百名优秀青年人才。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占比11.85%;生物医药领域占比38.52%;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占比32.22%;经管社科领域占比17.41%。“菁英计划”人才就业首选为高等教育单位。其中,大学及科研院所占比高达90%以上,这与公派留学人员派出单位大部分集中在大学、研究所、医学院有关。

  在职位层级方面,国际青年人才在各层级处于管理岗位占比近四成,为35.00%。从性别分布来看,基层员工以女性居多(68.80%),管理岗的男性多于女性,且层级越高,男性管理者越多。根据近5年创新领军人才数据显示,具有博士学位的国际青年人才在管理岗位中担任职务最多的是技术总监(28.74%),其次是部门经理(21.86%),然后是科研人员(10.93%)。国际青年人才因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专业素养和能力方面更加突出,学术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更高,因此担任的职位多与研发、技术等知识密集型岗位相关。

  人才在穗工作满意度普遍较高。

  分析报告显示,在所学专业与工作匹配度方面,48.30%的广州国际青年人才认为“匹配度一般”,认为“非常匹配”的占比为26.90%,认为“不怎么匹配”和“完全不匹配”的共占24.70%。通过对不同薪酬水平的调研对象进行工作匹配度分析可以发现,薪酬越高者其工作匹配度也相对较高。在工作满意度方面,超过一半以上(53.20%)人才对现工作持满意态度(非常满意或满意),仅有12.30%的人表示不满意。此外,还有超过1/3的人对现有工作持中立态度,尚处于观望或适应状态。通过对广州国际青年人才的工作满意度分析可以发现,就职于事业单位、海归创办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的国际青年人才对工作满意度最高,总体持满意态度的分别占比56.60%、50.00%、46.29%和44.29%。

  分析报告指出,相较于其他国际青年人才,高水平国际青年人才薪酬水平更高、工作环境更好,工作单位多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对在企业就职者来说所承受压力较小,这也是其工作满意度更高的原因之一。根据对“菁英计划”的调研显示,大部分“菁英计划”人才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较高,尤其对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及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最高。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