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氛围创业期和稳定期,企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样的,那么企业在一定发展后,一些公司元老是去是留?作为职业经理人该如何看待和应对老板共和拆桥呢?
为什么过河必须拆桥?一句话:为了企业的发展。
市场上同类同质企业不计其数,这些不计其数的企业每天都在不断地争夺市场份额。因此,一个企业在市场的大海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创业成功后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前进。
而无论是持续提高经营能力还是持续增强管理能力,都需要增加新人。即使企业不发展,原来的队伍若不作更新,企业可能连现状都维持不了。毕竟人的天性是懒惰,如果没有新人,老臣们的工作状态肯定一天怠于一天,这在生物学上叫种群退化。所以,企业创业成功后拆掉老臣、增加新人是必然的。
职业经理人 拆而有分
对有才有志者,应另辟天地。对于那些有想法,且有能力独立支撑一片蓝天的老臣,就应开设分公司,或单独成立股份公司,让他们在这些新公司担任要职,继续再创立新的事业。此时,应及时了解创业团队中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应尽量满足这些人的愿望,而不应压制,压制有可能出大问题。而开创的新事业与现有的事业应是互补关系,而不能是竞争关系。
对有才无志者,应“洗?”后再用。创业团队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异志”,很多人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有一定的能力,却不想独立门户。也许感觉自己不是那块料,也许想和战友们一同前进。怎么办?对这些人,企业应安排他们学习充电,参加各种培训,尤其有针对性地安排关于企业发展创新的课题培训学习,目的是让这些员工开阔视野,改变思维习惯,改变思想状态,主动配合企业新人。如果思想意识不转变,让这些老臣为企业发展再做贡献将是件难事,而且无意之间就会起阻碍作用。
对尚有潜力者,应继续培养。有些老员工,特别是一同参与创业的普通员工,面临新的发展阶段,其能力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阶段,但这些人愿意跟随组织一同发展,且愿意学习新的东西,有培养潜力,那么就应主动积极地对这些人进行能力培训,使这些人在能力上能够适应企业新阶段的需要。
对不思进取者,绝不能手软。老员工中可能会有一些没有培养前途、主观上不愿进取的人,这时企业应当妥善安排他走人。对于一同参与创业的元老,可给予适当的分红股份或期股;对于那些最初参与创业的普通员工,应给予一定经济补偿或人文关怀。
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变化和突破,作为职业经理人或者老板,应该把旧模板拆掉建立新桥,从而让企业有更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