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机构的伦理气候
医疗机构可藉由企业品质中的伦理气候塑造让医疗机构内部人员产生互信、共识、自律与伦理观念,更可建立企业与企业或企业与其它外在机构间长期互信的基础。当个人的偏好与医疗机构的伦理气候一致时,其工作满意度会增高而离职率会降低。较高的伦理气候认知,会产生较高的工作满意及组织承诺。伦理气候的塑造在管理方面可提供两点帮助帮助医疗机构成员决定何者为适当的伦理行为以及在面临伦理困境时决策所遵循的准则:提供管理者制定伦理准则方针,管理者可在不同阶段检视纵断面的差异性,以塑造医疗机构所欲达成的伦理气候类型。
2、医疗机构的伦理观
医疗机构伦理观可视为管理者的伦理观与组织伦理观的组合。伦理观是医疗机构应该做的事以及值得做的事,并且这些伦理标准可以影响员工的选择,以便将员工个人的行为导向医疗机构所希望行使的行为。由于医疗员工对医疗机构伦理观的知觉将强烈地影响个人对医疗机构的承诺,故医疗机构伦理观亦是医疗机构永续经营的关键因素。
3、医疗机构的伦理规范
医疗机构的伦理规范是记载医疗机构的政策方针、经营方向、伦理观念、行为标准或医疗机构对于其员工、顾客及社会大众的一种书面叙述与规范,并提供对与错的规则、标准或道德原则,目的是提供从业人员在工作时引导其从事正确行为的参考依据。医疗机构的伦理规范除了有助于内部从业人员的伦理判断外,亦可提升大众的信赖感。故各医疗机构应有明确的伦理准则,并详细规定其员工在工作时必须遵守此行为准则。透过伦理规范的实施,医疗机构可以展现自身所定位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员工树立起模范的行为标准。
4、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
医疗机构善尽社会责任诚如利益关系人理论所言,当医疗机构关心社会并做好企业公民的角色时,顾客会对医疗机构有好的形象,因而愿意持续认同该医疗机构,使得医疗机构能够创造利润,此种外部关系人对医疗机构所造成的反馈效果,在影响上才是长远的,因而,善尽社会责任才是医疗机构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