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爬坡上坎、执锐攻坚的重要节点,处于城市整体转型升级的四道重要关口。这四道关口,是我市经济发展必须迈过去的坎、翻过去的山。徘徊不前,发展前景堪虞;冲过去了,就能完成完美一跃。如何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峻的课题。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当下的工作重点,就是要着力打好稳增长阻击战、调结构突围战、促改革攻坚战、扩开放主动战、惠民生持久战、防风险歼灭战。六场关键战役,无一不着落在项目上。没有项目,就没有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没有项目,就没有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城市的“借梯上楼”。所以,抓项目才是抓到了经济工作的点子上,抓住了经济工作的根本、源泉和要害。可以说,项目就是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和总抓手。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以此来形容英特尔、万达等重大项目入驻成都带来的产业震荡、城市腾飞,毫不为过。英特尔以及戴尔、仁宝的到来,造就了成都的“硅谷传奇”,为其迅速融入全球产业链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改写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神龙以及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吉利高原的引进,为龙泉驿注入了崛起和跨越的强劲动力,去年,在其整车产量占四川汽车总产量90%以上、汽车全产业链产值实现1412亿元的同时,地区生产总值也迈上千亿台阶,成为四川首个GDP过千亿元的区(市)县。去年,1020亿元的万达项目正式签约,光是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就将为都江堰增加就业岗位约15000个,带动常住人口增长超过10万人,同时还将加快成都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成为全球旅游热点的步伐。这些重大项目,不仅成为成都产业向高端挺进的突破口,也使成都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有了极大提升,同时更成为成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软环境的极大动力。
每一个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靠的是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首先是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等前期工作要做足做好,其次是要抓好项目开工这一关键环节,只有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各方努力才算真正有了回报。项目建设是最需要配合、最讲究协作的工作,对此,各地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尤其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理应成为项目建设的“推进器”,靠“大力度”赢得“加速度”,使批复项目加快由“备战”进入“实战”,使在建项目加快由“持久战”转入“速决战”,使竣工项目加快由“建设会战”转入“生产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