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要建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进展如何?昨日,广州市科创委晒出了今年上半年广州科技创新工作的“成绩单”,亮点颇多。据悉,今年上半年,广州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超四千亿元。
创新企业
小巨人入库企业达1671家
从去年开始,广州加大了对小巨人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实施对这些企业的培育行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至今广州已新增高新技术培育企业1391家,小巨人入库企业1671家。
同时,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的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亿航智能、酷窝等13家企业入选中国最佳创新50强,入选数量连续两年仅次于北京。
今年上半年,广州新增市级企业研究开发机构850多家。这些科技企业能够创造多少经济价值?今年4月,《广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及“三去一降一补”5个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按照计划,到2018年,广州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力争达到一万亿元。而昨日记者了解到,今年1-6月,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4179.02亿元,同比增长8.4%。
科技金融
获银行贷款授信19.2亿元
不少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题。从2015年开始,广州设立首期4亿元的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与8家银行合作,每年提供不低于40亿元贷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已建立拥有4423家企业的备案企业库,229家企业获得银行信贷19.2亿元。
广州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是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的唯一业务受理窗口,目前中心已经在广州多个区以科创咖啡的形式布点,让各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更加便捷。
与此相关的一组数据还有:2016年广州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达227家;其中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广州占据35家,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二。
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总经理秦海鸥此前告诉记者,进入创新层,说明这些企业的质量得到了认可。广州35家企业进入创新层,意味着广州科技型企业质量也在提升。
创新布局
打造科技创新“北斗矩阵”
日前,市科创委公布了《广州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0)(征求公众意见稿)》,其中提出“建贯通南北科技创新走廊”颇受关注。规划中的科技创新走廊核心载体包括: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智慧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生物岛、大学城、国际创新城、民营科技园、南沙明珠科技城和南沙湾科技创新集聚区等。
市科创委表示,广州要“形成点(载体)、线(走廊)、面(枢纽)相结合的创新空间和产业布局,打造科技创新的‘北斗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