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基建、汽车、手机制造这些产业,你可以准确说它们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吗?”18日,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在2017年(第十九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区域经济:错位 协同》主题分论坛提到,当下对区域产业的发展有几个误区。其中之一就是把投资或发展方向严格划分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据我们多年的经济数据分析,中国传统产业的增长潜力远远被低估了。”杨成长在现场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说,2016年全国房屋销售面积15.7亿平方米,我们盖了全世界一半的房子,这是传统建筑业。
再例如汽车产业,2003,2004年全国汽车销量突破2000万辆,占全世界销量的1/3。今年,全国汽车销售量预计突破3000万辆。
还有修路。五年前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公司认为,北上广的道路基建已经饱和了,未来市场在中西部。但这几年来看,东部的基础设施投入依然在增加,未来还可以增长百分十几。
再有手机制造业,去年中国卖了50多亿部的智能手机,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
“我们盖了那么多房子,修了那么多路,卖了那么多手机,很难严格说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但是,它们其实都是与传统结合的新兴产业,才真的有生命力。”杨成长认为。
同时,杨成长还提到,一谈到区域发展,固有观念中是东、中、西部。产业转移路径就是,东部不行,往中部转移,中部不行往西部,“这太绝对了。”
据悉,最近中央提出三大经济带的概念。从全国来看,有700多万平方公里的生态经济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农业经济带,还有几十万平方公里是城市工业经济带。三个经济带,同等对待。
杨成长认为,从广州这座城市看,也有生态带、农业带、城市工业带。发展观念要打破过去认为产业有高低水平的差异,但其实是生态带、功能带的差异。“东部不能污染,中西部可以污染吗?中西部更加不能污染,他们没有降解能力。”
对于生态地带,杨成长认为,青山绿水不代表着“穷日子”。“青山绿水要如何变成金山银山?”他表示,要提升农业和生态的价值就要靠产业的打造和包装,它们同样有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