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施的布局打开发展新空间,更带来产业布局的新变革。今年以来,国新基金、亚信大数据、富士康、百济神州、GE生物科技园等重大项目落户广州。从番禺到南沙,从金融城到广州开发区再到增城,项目沿着城市的交通脉络向外延伸,从中心向城市外围布局,以项目的辐射带动能力串联起城市与城市间的联系。(7月3日南方日报)
广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强劲发展势头一直深受外界瞩目。特别是近些年来,广州推出一系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举措,大力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越来越具有“国际范儿”,也越来越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如今,世界500强巨头不仅竞相扎堆广州,而且把一些重大项目布局到广州外围,既显示出这座南方国际大都市的巨大魅力,更凸显出广州构建国际枢纽城市催生的三重正效应。
枢纽建设,增强集聚效应。最近几年来,广州不仅大刀阔斧地深化改革,持续不断地优化营商软环境,而且不遗余力地加强城市硬件建设,尤其是交通设施方面着眼和着力于扮演国际枢纽的角色,“海陆空网”全线出击、四通八达,为广州适应全球化时代发展要求,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实现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通创造了更大便利。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各路商业巨贾纷纷入驻广州,显然是看好了这块投资发展的“风水宝地”。
开放布局,释放辐射效应。如前所述,广州通过提升硬软件实力,日益成为境内外资本普遍看好的热土,而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升到地方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今天,广州的战略布局明显呈现出超越自我的姿态,在加快实现珠三角崛起乃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表现出更多担当。伴随着有形交通线网的“编织”,广州从1443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逐步拉伸到超过7000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广州强势发展的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势必日益凸显出来。
放眼全球,激活朋友圈效应。长期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广州在国际上的活跃度不断攀升,成为备受外界瞩目的一大亮点。世界城市论坛、《财富》论坛等国际高端经济、学术交流活动的频繁举办,广州的城市“朋友圈”不断扩大,既显露出广州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的紧迫感和主动性,更显示出广州提高广州全球知名度、美誉度和话语权、影响力的远瞻意识。热情、真诚地推介广州优势、展现广州实力、提出广州方案、贡献广州智慧,使广州“门户枢纽”的重要地位日益为各方认知和认同,有力地助推了与世界巨头的交流合作、共建共赢,广州在珠三角城市群的引领地位也越发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