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季度第一产业实现稳增长
发布日期: 2020-05-22

  从化风云岭公园云岭湖上游,有一座艾米稻香小镇,这里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宝地,也是大湾区游客的后花园。

  沿着门口进入,几百亩稻田中央,绿油油的秧苗已经长高,7月份就可以收获。漫步“时光穗道”的栈道,伴随习习凉风,360度被田野包围,有一种“诗和远方”的心旷神怡之感。“我们信心很足,接下来还要加大投入,不仅要打造艾米大米的品牌,还要发展稻田科普研学。”艾米农场创始人唐飞说。

  今年一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5228.8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58亿元,同比增长2.4%,与三产中的金融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一样,在疫情影响下依旧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1亿元,同比增长2.9%;主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水果和水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方面表示。

  农业数据的逆势增长背后折射出一个新的思考: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三农”的基础地位和保障功能更加凸显,人们也深刻意识到美丽乡村、大城市后花园的生态价值、生产价值和生活价值。

  在“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背景下,超大城市里的农业农村如何抓住机遇加速现代化进程,现代都市农业又将如何落地生根?我们试图从增长的数据里找出答案。

  艾米农场

  基础性地位凸显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全球粮食生产、消费、贸易、市场、供应链等多个环节受到冲击。

  古有云“民以食为天”。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这也表明,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下,抓关键、补短板,牢牢稳住“三农”基本盘,是落实“六保”任务、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有力支撑。

  “广州种植业生产形势较好,一季度春播粮食面积20.8万亩;蔬菜产量81.4万吨,同比增长3.2%。”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从2月开始,全市的春耕备耕在从化、增城、花都、南沙等区域迅速铺开。

  艾米农场

  藉春耕铺开契机,从化区与广东和稻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从化香米”项目,引进华南农业大学优质水稻品种选育,打造从化香米产业园。从化区副区长谢青梅介绍,从化香米产业园以山下村占地1000亩的示范性基地为核心园区,辐射从化全区8个镇(街)的香米种植基地为附属园区,3年内在8个镇街打造10个以上香米生产基地,预计全区种植从化香米面积达到10万亩。

  “通过2—3年时间,实现‘从化香米’绿色化、智能化、机械化、标准化、高端化生产,带动全区水稻年增加收入3.6亿元,保障珠三角大米供应。”和稻丰公司项目负责人冯永新说。

  “3月份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农业企业复工复产进展顺利,农产品生产销售逐步向好;同时,一季度全市气象条件总体较好,未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动植物疫情,加上各级农业部门大力推动稳产保供相关政策措施,确保了全市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分析道。

  保障“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盘子”的供应既关乎民生,也关联农业经济。总投资规模达9.6亿元的金农现代生态农牧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日前在增城区小楼镇动工建设。该项目由粤港澳大湾区产融投资有限公司、广东丰乐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扩大猪肉供应。

  多方投入,多措并举,推动农业生产稳中向好。一季度,花都区农业总产值为14.03亿元,增速3%;从化区完成农业总产值9.61亿元,增长6.2%……

  “今年以来,针对疫情对农业生产影响,从化出台了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粮食蔬菜水果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确保‘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供应。”从化区有关负责人说。

  鸭洞河

  加快补足“三农”短板

  现在的从化良口鸭洞河,河道里一只巨大的水牛雕塑栩栩如生;河岸两边,格桑花争相绽放,随风摇曳;沿途还设有多个亲水平台,市民游客在这里可以郊游野炊,亲近大自然。

  历经近半年时间的生态修复,曾经淤积的鸭洞河道现已被多个绿岸滩涂、观景平台、生态湿地和亲水步道所取代,不仅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更具有消除污染、净化空气、消声降噪、调节气候等重大的生态价值。附近良明村村民表示,违建农庄揽客的“吆喝声”走远,浓浓的“乡愁”回来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要看“三农”工作成效。经济形势越复杂,越是重视“三农”。广州虽然城镇化率已达86.5%,但还有78%的国土面积是农村,农村还有300多万户籍人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公共卫生等方面仍有一些短板,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让农业农村得到长足发展是这座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面向未来的重要任务。

  纵横交汇的湖泊水道、绿意盎然的观赏植物让流溪河从都湿地公园成为了一片独特的景致。“过去这里全是滩涂荒地,由于管理困难,农民种菜、乱搭工棚等现象屡禁不止。”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提起这里的“前世今生”不禁感慨,政府搭台企业共建共治共享,原始生态正逐渐恢复本来的面貌。

  鸭洞河

  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大区,从化区推进43公里流溪河碧道示范段、百里生态湿地公园带和300公里水陆生态廊道建设,让碧道、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加快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农污治理工作持续走在前列,农户无害化卫厕实现100%普及,农村污水收集率达到82%的全国领先水平。

  补足短板,加固底板,越来越多资源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四好农村路”为例,在2018—2020年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增城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相应增加区财政补助。“每一条行政村和100人以上自然村的道路硬底化率达到了100%,不但建得好,而且建得美。”该区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一季度,从化第一产业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21%,同比增长156.5倍,对三农的基础设施投入占大头。“我们还注重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以专项扶贫为主要手段,重点加强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和乡村路网体系建设,谋划智能供应链、大数据基建和5G基础设施等乡村新型基建工程。”从化区有关负责人透露,成功入选国家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后,该区拟投资6.1亿元耗时两年对农村水系进行综合整治。预计惠及群众21.5万人,防洪受益面积78.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6万亩。

  米步村

  大湾区后花园的乡村振兴

  “五一”前夕,广州106个农业公园集中开园,在现有29个省、市级农业公园基础上,筛选77个具有农业公园发展雏形的园区作为市级农业公园创建单位。

  不少农业企业喝到“头啖汤”。增城创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淑芬表示,游客很享受大湾区后花园的新鲜空气和山清水秀的气息,在采摘的过程中也给孩子提供了解现代农业、亲近大自然的好机会。

  不愁客源、优势明显,她看好农业公园的趋势,未来创鲜番石榴农业公园要加大投资,将建设成集现代农业、田园休闲旅游、创业创新社区为一体的“休闲产业型田园综合体”。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