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首次在广州南沙举办。在年会期间举行的“南沙国际金融岛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来自全球金融界专家就广州南沙自贸区国际金融岛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讨。而在今年9月,IFF永久会址在南沙进行主体奠基,标志着广州南沙国际金融岛正式浮出水面。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首个金融岛,南沙国际金融岛将以IFF永久会址为核心,依托南沙区位、空间和政策优势,充分引入全球金融业高端要素资源,高标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和资源配置平台,打造具有世界地标性质的城市空间。
与此相对应的是南沙金融业拉动作用逐步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南沙区生产总值达1290.41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08.3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4%,同比增长8.7%,经济贡献率达17.05%。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负责人表示,金融产业已成为南沙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南沙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叠加优势,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重点发展跨境金融、飞机船舶租赁、股权投资、商业保理、航运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七大特色金融产业。
南沙自贸片区正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通过大力推动船舶租赁资产交易模式创新,发展潜力加速释放。融资租赁公司数量从2015年初的不到30家增长至2200家,占全市80%以上,注册资本总额超5000亿元。目前累计完成145架飞机和68艘船舶租赁业务,业务合同额累计约4000亿元。
同时,南沙陆续实现全国首单以人民币为交易货币的境外租赁特种船舶交易业务、首单船舶租赁资产跨境保理业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