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正是广州制造业站在新起点上从“制造”迈向“智造”的新征程,这也为广州在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提出新的目标和挑战。
不管是传统支柱产业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广州的制造业在新赛道上跑出了广州速度,在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效果凸显,目前已形成4个产值超千亿元的集群和100多个百亿级骨干企业。到2021年,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将超3000亿元,力争实现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70%左右。
广州日报12月7日A5版面 新起点:
数字化智能化助力“制造”迈向“智造”
云平台上每个制造环节的生产状况和质量监控信息,不仅实时更新还可视化监控……位于广州开发区的明珞装备公司展示车间内,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操作,刷新了人们对传统制造业的认知。
实际上,广州的制造业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迈进,按照广州市中小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赋能三年行动方案的目标,到2022年,结合广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将培育不少于100家智能化数字化赋能标杆中小企业,示范带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乘势而上,起而行之。在把握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新机遇,发挥信息产业等数字经济先发优势等方面,广州出台“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22条”等政策措施,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数据显示,
2019年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64.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约17%。
其中产业转型升级就是鲜活的印证,
也让产业站上了新起点。
广电运通党委书记、执行总经理陈建良此前就曾向记者透露:“以前我们是做传统银行经营设备,而今布局AIoT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战略后,开发了面向金融、交通、便民、安防等领域的33个大类410余种智能终端,算力提升后让企业打开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类似的案例不少,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数字经济底座支撑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和海洋经济加快壮大成为新支柱,“5G+北斗”产业竞争力国际领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从2017年不足20%提高至2019年的24%。
在广州经济发展中,值得一提的还有近年来广州国资规模显著增长、产业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企竞争力持续增强。广州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陈浩钿接受广州日报专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广州国资系统将通过重点优势产业板块的培育和支持,形成更多世界500强的企业,提高国资国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虽然目前只有广汽集团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但我认为在优势产业、基础产业、战略产业都有新星辈出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