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3年内要建50个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
发布日期: 2019-01-18

  职校的专业教师每5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2022年建成50个左右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训基地。日前,山东下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要突出济南、青岛、烟台三个产业核心区的引领作用,打造区域性产教融合发展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产教融合发展。在青岛市创建国内首 个军民融合型海军新装备保障人才培训基地。

  根据《意见》,山东要健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的学校和专业分布,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实现职业教育差别化、错位化、特色化发展。突出济南、青岛、烟台三个产业核心区的引领作用,打造区域性产教融合发展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产教融合发展。立足胶东半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制造业职业教育资源丰富优势,将济南、青岛、东营、烟台、潍坊、滨州等市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高端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高地。发挥全省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产业全国领先的优势,在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市建设蓝色经济产教融合先行区。整合军地教育资源,在青岛市创建国内首 个军民融合型海军新装备保障人才培训基地。

  鼓励企业与国际名校、国内外研发机构合作设立高端服务机构。支持青岛、潍坊市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新样板。到2022年培育和打造100个左右对接“十强”产业的专业集群。建设一批紧密对接“十强”产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研究生招收计划向符合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承担重大战略任务、积极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的高等学校和学科倾斜。到2022年面向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培养万名优秀工程师、农林人才、医护人才、金融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等高素质人才和十万名“齐鲁工匠”后备人才。

  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支持开展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试点,规范管理体制、产权归属、收益分配等重大问题,健全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民营企业参与举办的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在招生就业、自主管理、教师评聘等方面按照同类公办学校的标准享受同等待遇,实行支持性收费政策。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头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继续办好做强职业教育,国有企业举办职业学校,可参照同类公办学校标准安排生均拨款,所需经费按原渠道保障。

  建立健全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理事会制度,鼓励引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到2022年建设500个左右省级研究生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基地、300个左右省级本专科生实习实训示范基地。研究制定符合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学校特点的教师职称标准,支持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置“产业教授”等创新性岗位或特设岗位。职业学校教职工人员控制总量的20%可面向企业聘用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专业教师每5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2022年建成50个左右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健全的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训基地。到2022年认定“产教融合型”企业100家左右。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