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布局大科技拦蓄大人才
发布日期: 2020-05-26

  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极刻》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上海大学教授王江,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确定和’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规划纲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明确都提振人心。”王江说,在做好大规划,搭好大平台,实施大项目的同时,如果能够相应地布局大科技,拦蓄大人才,或许能够为更长远的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王江注意到,不少报道都提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互融合”“破解流域资源性缺水与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等问题,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是围绕整体产业布局的科技创新。他说,做好生态保护要依靠科学技术,生态保护成效显现的同时也证明了相应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也为相关产业布局提供了条件。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基础科学和创新技术的支持和引导,让已经形成的相关产业能够始终处于同领域的技术最前沿。

  王江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治理结构、体系与能力的高质量,更是产业发展的高质量,而产业的高质量正是由其内涵科技的先进性与引领性所决定的,解决好融合发展等问题的途径的交集就在科技创新与发展。同时要看到,人才正是科技创新的核心与保障。

  王江说,实施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还要重视人才拦蓄,围绕确定的相关产业聚拢人才,创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来吸引与科技创新方向相关的人才,在生态保护、水资源短缺、智能制造、农业、食品等方面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才高地。

  此外,王江还就文化保护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河南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应在进行生态、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同时注重相关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开发,在形成美好生态示范、文化示范的同时建成红色文化教育的示范。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