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欧美兴起,是一种商业交易和运作模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传统的线下交易活动提供了新的形式。电子商务的概念,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完整统一的定义。世界贸易组织指出,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企业问题、追求成本降低以及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行为活动均属于电子商务范畴。电子商务衍生交易实践,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购物——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的电子化商业交易过程。
国内基于网络互联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媒介,企业借助内部和外部网络与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发生沟通、联系、交易等一系列活动,并最终实现交易过程的电子化。
从商务实践来看,我们从广义和狭义角度对电子商务进行了总结。
第一,基于互联网媒介的电子商务。从狭义角度看,电子商务是借助互联网媒介进行的商务交易活动。与传统实体交易不同,企业与顾客之间关于产品或服务的沟通、协商、购买以及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均是基于线上途径。消费者购买书籍、日用消费品等,无需去线下书店或者超市,只要借助于电脑或手机等终端,登录电商网站,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整个购买过程。消费者因对购买到的产品不满意而产生退货或退款需求时,也可以借助线上网络与供给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还能通过评论等形式表达自己的使用想法。
第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从广义角度来看,电子商务不局限于互联网形式,交易的广度与深度,也即企业与顾客、供应商、零售商以及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体之间通过不同形式的网络及信息技术所发生的一切数字化、电子化处理的商务活动的总称。具体来看,企业在经营产品或服务时与主要对象,也就是顾客发生了交互作用。在涉及供应商选择、原材料采购、零售商关系管理、政府或社会机构关系维护等活动时,也可以采用数字化形式进行相关事务交涉。因此,节约了经营和管理成本,提高了整个交易过程的效率。
除了交易双方外,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依赖客体经营平台,也就是交易得以实现的平台载体。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简称第三方交易平台,类比于传统商务中交易活动发生的实体场所,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为产品或服务的经营企业以及用户提供交易完成保障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