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上海长宁区委、区政府为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近日发布《长宁区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长宁区“人才20条”),打造海内外人才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
上海长宁区“人才20条”围绕长宁区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打造国际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提升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能级、搭建科技创新人才事业发展平台、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推出20条创新举措。其中,围绕航空服务业、时尚创意产业、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人工智能、金融服务等区域重点产业,长宁区此次搭建了有梯度、多维度的重点人才工程体系,包括重点产业人才激励计划、社会事业紧缺人才培育计划、高技能工匠人才培养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开发计划等。
“人才20条”注重分类施策,统筹兼顾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各个环节,实施针对高峰人才、产业人才、社会事业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青年人才的专项扶持政策,政策针对性更强、普惠性更高。实施高峰人才支持计划,对企业引进的符合长宁区产业发展导向的国际国内一流高峰人才或团队实施量身定制、个性化支持;实施重点产业人才激励计划,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成长性较好的民营科技企业中设立硕博士创新实践基地,对企业引进的硕博士科技人才给予一定激励补贴;实施优秀青年人才开发计划,每年将投入1000万元用于青年人才的引进储备、实习实践、培养使用等方面工作。
新出台的《若干意见》聚焦长宁人才工作当前的瓶颈难点问题,更加注重以制度创新推动形成人才竞争优势。比如:改革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人才发展重点扶持企业目录,并注重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小微企业纳入目录,在部分政策执行中将采取由企业自主认定人才的方式,“人才认定由企业说了算”。
作为首批报名第三届进博会的企业,来自新西兰的进口乳制品厂商纽仕兰即将于下半年迎来用人高峰。去年,纽仕兰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的首日签下了合作金额达3亿元的“大订单”。企业日益壮大,对于人才需求也随之增加。包邵斌表示,目前纽仕兰在上海的工作人员超过了280人,在全国有近千名经销人员。
下一步,上海长宁区将深入打造“虹桥人才荟”服务品牌,今年将在企业和人才集聚度较高的园区、楼宇建设40家左右“虹桥人才荟”服务站点,实现人事人才业务就近就便办理,依托“长宁虹桥人才荟”微信公众号,打造具备政策查询、信息发布、服务预约、进度查询等功能的一站式掌上移动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