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还是那个上海,中国的互联网江湖格局为什么一夜之间变了?
背后原因是上海市政府及时认清了科技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及时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扶持科技企业的发展。
比如在大数据方面,上海市在2016年发布《上海市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截止到2019年,上海大数据核心企业已突破700家,静安市北高新(8.800, 0.36, 4.27%)园区成立的首个上海市大数据产业基地,正在联同长三角大数据各个重点区域,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高地。
在云计算方面,上海市在2017年发布《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2020年,优刻得(69.520, 0.55, 0.80%)成为科创板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云服务上市企业。
在人工智能方面,上海市在2018年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截止到2019年,上海人工智能核心企业突破10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逾3000家、相关产业规模700亿元。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拼多多,拼多多业务发展副总裁曾怀亿曾经表示,在拼多多的核心竞争力中,“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至关重要。该技术优化了供需信息匹配,有效推动制造业与农业流通领域的效率提升。得益于分布式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拼多多成为不同于传统电商的“新电商”,并迅速发展。
拼多多助力上海在互联网江湖中杀出一席之地,虽然还没到“三分天下有其一”,但“四分天下有其一”目前已经实现了。
尝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对推动相关产业带动的红利之后,上海自然要将战果扩大到更多的领域。
区块链政策2.0,鼓励龙头企业在杨浦建立总部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其中区块链技术首次被列入了其中。
2018年,上海发布首个专门扶持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区级政策《杨浦区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以推进上海市区块链技术应用,打造“基金+基地+智库+社群生态+培训”的区块链集聚区,建设区块链技术应用双创支撑平台,促进各类区块链企业创新集聚发展。
上海的这个政策如果放眼全国,称不上最早,也称不上力度最大。
比发布时间,杭州早在2017年9月就出台《关于打造西溪谷区块链产业园的政策意见》。
比力度,2019年3月,广州鼓励设立10亿元规模区块链产业基金。在补贴上,区块链项目最高可以补贴1000万元。
“10.24”区块链被提上国家战略之后,其他城市纷纷加紧制定区块链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但上海迟迟没有动静,因此网上开始泛起唱衰上海的声音,甚至一度怀疑在互联网时代落伍的上海,这次在区块链上也可能要落伍了。
上海其实一直在不疾不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政府更是看得门清。大赛现场,上海市杨浦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的发言,或许可以打消外部的疑虑:
“尤其是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催生了许多新产业(164.200, -2.81, -1.68%)、新应用和新服务,日益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作为地方政府,所要做的就是紧紧拥抱新科技新经济发展的浪潮,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既沉下心来栽梧桐树,也广开大门引来凤凰。 努力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和优质企业在杨浦地区,既为广大创业者,也为杨浦自身创造和用好更多在危机中孕新机与变局中开新局的保宝贵机遇。”
此时发布杨浦区区块链新政,杨浦区政府希望能够力求以更精准的政策供给,更多元的场景,以及更优质的要素保障,为区块链企业创造更多更好的产业环境和创新生态。
新政共20条细则(详细内容参见巴比特报道:上海杨浦区发布区块链产业扶持新政,鼓励龙头企业在杨浦建立总部),相比1.0版力度更大,对年度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区块链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区块链头部企业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重点支持。
还有一条是支持国内外区块链领军企业在杨浦建立总部。回到“俞氏一问”,当时阿里巴巴曾经在上海建立总部,只是后来又搬回杭州了。没有留住阿里巴巴的原因,马云说是在上海招人困难,特别累心,而且上海文化有自我优越性不好融合。
从今天发布的区块链新政看,招人问题不在是问题。新政从提升人才招引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区块链专家智库三方面制定了十分完备的制定的人才招引政策。
至于上海文化的优越感以至于诞生不了互联网公司,或许有几分道理。饿了么总部就在上海,创始人张旭豪就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曾经表示,“上海人,想赢怕输,喜欢守着自己的自留地,没有搏性、没有赌性、没有狼性,互联网行业就没有上海公司做得好的。”饿了么后来被阿里收购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不过,后来我们看到像哔哩哔哩、拼多多,创始人都不是上海人,公司总部在上海,融合的也很好,尤其是疫情以来,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