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8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上海杉达学院依托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灵活创新的优势,走出了一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今年,护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酒店管理等4个专业入选2019年度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从建校之初,上海杉达学院就带着产教融合的基因,紧随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化,优化学校专业结构,同时构建了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全新教学体系。校长陈以一表示,学校着眼未来人才需求,在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培养模式,致力于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
主动拥抱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从多年来的实践中,上海杉达学院不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也在不断探索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新模式。
敏锐捕捉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快速变革,学校积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陆续在各专业开展本科应用型专业改革。根据护理人才需求变化和上海重点发展专科护理要求,国际医学技术学院护理系于2016年增设儿科、危重症护理等分科领域适任护士培养方向,为临床输送相关方向紧缺人才260人,部分缓解了行业紧缺人才的供需矛盾。比如,瞄准数字化驱动的时尚行业转型,传统服装企业转型升级急需人才,2018年,学校新设的时尚传播新专业开始招生,并成为全国第一个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又如,面向现代航空服务业的蓬勃发展,2019年,机电工程专业下新设的民航机务工程方向首批招生30名,和江苏镇江的无国界航空集团围绕航空服务业、机场维护和服务保障工作定向培养。
“十三五”期间,学校增设14个本科新专业、停招3个无优势专业;新设软件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机械电子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5个工科专业,增强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能力;围绕上海国际大都市对教育与时尚人才的需求,在全国率先设立卫生教育、时尚传播等行业特色鲜明的新兴复合型专业。依托优势学科专业,学校设立教改实验班,推进卓越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