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上海的文化产业更加多元化
发布日期: 2020-11-24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的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21年起,我国将实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上海也将迎来自己的“十四五”规划实施期。

  即日起,澎湃研究所推出“问策上海2025”专题。本专题通过记者专访、学者建言和问卷调查,呈现本地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市民大众就上海如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宜居城市等事宜的建言献策和质朴识见。

  一并欢迎各界读者提供真知灼见。

  澎湃新闻 王基炜 制图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在外人看来,上海这座城市有自己的特质和面貌。上海人除了讲规矩之外,还有一个特征是“包容”。那么,未来如何在上海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真正的上海文化?这需要移民的融入,要将来自不同地方的移民文化与上海本土文化融合。文化的本质是“传承”

  怎样让外来移民更好融入?现在上海很多学校都开上海方言课,但是从教育的角度讲,光讲上海方言可能是一块,但是不是只抓了点皮毛?对上海历史的认知,这内在的里子能否抓住?仅仅上方言课是不够的,需要乡土文化的浸润才可以。

  我想强调一点,文化的本质是“传承”。我曾作为家长代表去小朋友学校开会,我提了两个字就“传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讲“传承”的。不管你来自哪里,希望你不要遗忘来的地方,你也可以把那里的文化带过来,在这做融合,比如在自己所居住的街区,把这些东西都展现出来,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

  中国人有许多“根”的文化,如果你不了解这边的文化,就很难去融入这边的环境。大家了解文化之后,逐渐形成一个基础的认同,外来移民知道这里的历史,就会和这个地方产生关联和共鸣。

  可以增加一些“乡土文化”宣传工作,介绍上海本土文化。我记得小时候有一个很好的课,就叫乡土历史,就讲上海的历史文化。要慢慢将上海本土的文化和外来移民的文化进行融合。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