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能否破解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匮乏难题
发布日期: 2020-12-21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服务的发展,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兴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养老机构、为老组织高层次专业人才明显匮乏,在岗养老护理员经验、技能和专业化程度较低,长期面临“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现实困难,也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解决行业人才短缺问题,各地都在加大投入。业内人士认为,出台奖励政策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养老行业在人才待遇及工作稳定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应多方合力、综合施策,通过“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进一步充实养老人才队伍。

  青年榜样

  养老护理技能满分的95后年轻人

  2020年长沙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日前落幕,来自长沙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95后养老护理员翟浩霖凭借优异的表现勇夺第一。已有两年养老护理经验的她感慨地说:“养老护理是有温度的职业,我会一直做下去。”

  出生于1996年的翟浩霖,大学期间主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并于2019年成为长沙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一名养老护理员。翟浩霖护理的对象多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平时不仅要为大小便不能自理的老人仔细清洁身体,遇到不愿意配合的对象,还要忍受对方的无端责难。

  “只要付出真心,就一定能收获老人们的安心和信任。”抱着这样的信念,翟浩霖慢慢适应了福利院的老年护理节奏,并利用专业所长为老人们开展康复训练。在她的努力下,一位偏瘫老人的身体情况有了明显好转。翟浩霖说:“看到她现在能慢慢坐起来,我既为她高兴,也感到自豪。”如今,老人已经把翟浩霖视作亲人,如果哪天她休息不当班,老人都会执拗地到处找“小翟”。

  翟浩霖大学所在班级共有80余人,然而毕业2年多来,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只剩她一个。她坦言:“虽然工作并不轻松,但这是一份有温度、有成就感的工作,我会一直做下去。”工作中付出的耐心、真心和爱心,也让这个爱笑的小姑娘收获颇丰。

  行业现状

  一线护理员与优秀毕业生同样难招

  民政部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共有50余万名养老护理员,远不能满足2.54亿老年人和40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顾需求,养老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缺口巨大。

  “进入养老院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护理员的人数并没有跟上来。”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养老院工作的韩慧泽说,养老护理员太难招了,主动来面试的很少。此前,她所在的养老院通过熟人介绍招收了一位男性护理员,但短短几天的试用期还未结束就离职了,原因是“不想上夜班”。

  “应届毕业生和在一线工作的养老护理员同样很难招,留住他们也不容易。”韩慧泽说,去年她与同事们赴长沙招聘了3名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但不到2年均陆续离职。

  “对于生活在养老院的老人们来说,关爱大于帮助,帮助大于治疗。”在某医疗机构工作的马丽今年入职了一家养老机构。在她看来,养老服务行业很有前景,但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入职后,发现工作内容非常繁琐,还有很多要学习了解的东西,需要极大的爱心和耐心。”

  韩慧泽曾经做过两年养老护理员,她坦言:“从业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刚开始确实很辛苦。上夜班、协助老人洗澡排便、照顾不同老人的情绪……直到亲身面对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做这些事有多不容易。”

  政策导向

  “真金白银”吸引养老服务人才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老年人口或突破3亿人,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兴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长沙市为例,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43.62万人,65岁以上95.76万人,80岁以上18.32万人,90岁以上1.68万人,100岁以上268人;完全失能3.18万人,部分失能18.79万人。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护理员是不可或缺的力量。”长沙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192家、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00家,总床位4万余张,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这些都离不开养老护理员的辛勤工作。

  近年来,长沙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并通过设立养老护理员节、进行“十佳”“百优”养老护理员评比表彰、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免费培训等举措,着力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待遇和职业地位。今年,全市还启动了养老服务立法工作,拟将“养老护理员节”、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按规定落实养老从业人员培训补贴等内容纳入立法范畴,从法律层面对养老护理员队伍发展予以保障。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