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强民营,求人才,抓自主
发布日期: 2019-02-13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1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达5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5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102亿元……今年苏州两会期间,《2018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式发布,抢眼的数据,显示出苏州作为全国制造业大市的强健根基。

  “苏州要牢牢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加快构建核心技术主导、生产要素高效协同、产业链完整可控、先导产业集群集聚的现代产业体系。”1月20日,在苏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式上,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的讲话掷地有声。

  次日,在苏州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上,苏州市市长李亚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一年苏州将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其中,将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大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争取突破一批重大原创技术、颠覆性技术、自主可控技术。

  精准布局先导产业 提升关键技术控制力

  去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在这个巨无霸超级工程中,闪耀着众多“苏州元素”。其中,亨通集团承担了大桥及港珠澳三地的通信系统所用的光缆设备,不仅为港珠澳大桥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传输及业务承载支持,更为大桥跨境救援、跨境交通控制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保证。走进新时代,亨通集团通过持续创新提升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在打造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亨通集团持之以恒抓科技创新、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的做法,成为苏州制造业发展的新脉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如果缺少自主可控的技术,就不能实现产业独立,也就没有攀登全球制造业产业链高端的可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共性技术,打造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是江苏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苏州作为位居全国前列的制造业大市,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挺身在前、勇挑重担。

  对此,民革苏州市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深化苏州科技创新的建议》提案中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一是强化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更加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积极争取国家创新资源,加快推进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二期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努力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同时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原始创新,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技术瓶颈。二是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集群,构建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到独角兽企业的成长培育机制,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群体。

  自主可控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基础、产业发展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苏州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打下了根基。

  “新一年,苏州将狠抓自主可控,强化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进高水平企业创新载体建设,抓好一批工业强基项目,新增省首台(套)重大装备20个、培育建设10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苏州市人大代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汪香元说,2018年,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5.7%,未来将重点培育10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精准布局先导产业,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力争达到7000亿元。

  海纳人才第一资源,营建苏式创业生态

  前不久,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钱七虎院士,主动捐出800万奖金在家乡昆山成立助学基金的消息,刷爆了江苏人的“朋友圈”。今年省两会期间,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专程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看望钱七虎院士。他表示,昆山将大力实施人才科创“631”计划和“头雁人才”工程,拿出真金白银政策,大力集聚海内外院士、学术带头人、领军型科技企业家等顶尖人才,打造创新人才各显其能、各建其功的广阔舞台,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创、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钱七虎院士的功绩表明,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靠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当前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而要吸引和培育更多人才,建设创新创业新天堂,就必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民建苏州市委员会建议,要积极营造和建设苏式创业生态,把亲商、诚信、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融合于城市的创业生态建设中,重视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的同时,重视国际化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科研人才、青年储备人才的创新创业。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人才已经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量。苏州市人大代表、市科技局局长张东驰表示,苏州将大力引育创新创业人才。深入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按照不唯年龄、学历的选才导向,取消对申报人年龄的限制,对于特别优秀的项目,学历可放宽到大学本科,加大对本土优秀创业人员的扶持。同时,加快引进一批具有引领性、原创性、突破性技术的“高精尖缺”人才和团队,争取2019年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500人以上。

  “虽然林业器械制造属于小众行业,但近两年我们也在积极地推进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投入了不少研发力量,对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需求很大。”苏州市人大代表、苏州苏福马机械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宋惠萌说。苏福马机械主要从事刨花板生产线、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双面定厚砂光机等人造板设备的专业制造,企业自主研发了一款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对生产线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远程诊断,并通过工业云共享。“未来还将研发出更多的智能化产品,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政策,对我们这种传统制造业企业进行引导。”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企发展活力

  苏州两会期间,围绕如何为民营企业营造更优环境,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苏州市政协还专门召开关于“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主题座谈,与会委员们纷纷为民营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如融资难、税费负担重等问题支招,为苏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苏州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谢正才表示,民营经济为苏州地区生产总值贡献了近一半份额;民营经济税收占总税收比重超过了五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营经济如今面临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首先要树立平等保护观念,增强民营企业的信心。”苏州侨联界别政协委员吴嘉元希望苏州出台和完善具体的法律法规,减少行政审批手续,让民营企业及时把握发展机会。

  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苏诺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陶海斌则表示,希望能完善已有帮助企业融资的平台和创新的产品,同时为中小微企业打通银行融资的政策通道。比如,响应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要求市域内经营的所有银行开通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异地抵押贷款业务,扩大中小微企业抵押物的来源。

  “民营企业为苏州支撑了一片非常广阔的发展天地。判断企业营商环境的标准,不是政府自娱自乐,而是主要考虑企业家们的真实评价。”苏州市副市长陆春云表示,听取各位企业家建议后,各级政府部门将对意见进行分类梳理,苏州将始终做好企业的“店小二”,为企业提供更全方位高水平的投资贸易环境,更高效透明的政务服务环境,更具竞争力的企业运营环境,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发展环境,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育环境和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