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敞开胸怀拥抱天下英才
发布日期: 2019-07-15

  仲夏苏州,生机盎然。7月10日,2019年(第十一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4529名高层次人才,携带4653个创新创业项目齐聚金鸡湖畔,创下历年之最!

  聚力创新的苏州更为渴望人才。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在创业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为切实担当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苏州正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重视人才,我们将持之以恒,厚植苏州人才发展优势,让苏州成为天下英才最向往的地区之一。”

  “人才盛宴”再度澎湃一座城

  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就有什么样的未来。这是古老苏州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历程中的深刻认知。

  虽然求贤若渴,但苏州也异常清醒。开幕式上,苏州市委主要领导指出,就目前的人才需求来看,苏州亟需的是更多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人才,和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和通晓国际规则的投资人才。需求决定导向。本届创业周参会的4500多名嘉宾中,博士占比60.6%、硕士占比35.1%,仅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苏州四大先导产业,在公共平台就征集了2225个项目,比去年同比增长11.4%。

  本届活动突出引才主业、重点产业、服务企业的“三业”导向,除了吸引了海外合作组织、创客育成中心、重点企业和国内外专家、海内外名校优秀学子等参会,还吸引了大批一线金融投资机构、招商载体、孵化器、猎聘服务商到场,经过十年磨砺,这一金鸡湖畔的“人才盛宴”,已不单单是一场创新人才的“狂欢”,一个人才、资本、项目、政策等资源对接的“创投圈”已然形成。

  “在新加坡,我和朋友参加过类似的路演活动,但是规模比较小。创业周天使投资路演高峰会,几十位金融投资一线大咖坐镇指导,我感到非常震撼,而这样规模的路演,据说在苏州经常有。”参会人才嘉宾龚逸伟说,专业的服务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苏州的诚意和效率。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的创业周上,“长三角”成为高频词,也成为创业周苏州各子活动、各地分会场的主基调。在主会场,长三角一体化资本赋能研讨暨硬科技优质项目人才对接会上,国内外一线投资机构共同探索建立长三角人才项目资本投融一体化联动机制;在昆山,长三角·粤港澳(Y·G)工厂昆山云孵化联盟正式揭牌;在吴江,一场长三角激光和通讯产业与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吴江工作站正式落户;在吴中,长三角机器人人工智能产创融合峰会上,苏州高端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在相城,长三角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上,长三角国际人力资本创新园区正式揭牌……一场体现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的自我担当的创新“风暴”,正席卷全城。

  “创新舞台”赋能高质量发展

  三天时间,创业周主会场共设计9大类28项活动,这也是历年来活动最多的一次,加上苏州10个区市的各项自主动作,可谓极其热闹。有人不禁要问,热闹之中,创业周究竟会为城市产业发展带来什么?

  答案就在现场。走进主会场,高端医疗器械供应链管理体系研讨及新产品对接、5G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若水学术会议暨纳米真空互联试验站对接、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对接、芯片半导体、智能制造投融资对接……每一场活动都聚焦技术最前沿、聚焦主导产业动向,每个对接室都被人才嘉宾挤满,场场火爆。

  而在创业周“We’re未来 蔚蓝”新技术新产品发布现场,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黑科技、新技术、新产品竞相亮相,更是成为焦点。这场活动以创业周“培优计划”培育企业新产品新技术为重点,通过线上推广、产品秀、实物体验等形式,集中发布以“苏创101”命名的101款产品。

  “你好琥珀,今天天气怎么样?”“琥珀,唱首歌吧。”创业周“双创”合作博览会姑苏区展区的AI展板前,观众纷纷拿起话筒与由狗尾草科技公司带来的新产品——人工智能“琥珀”互动。公司行业市场经理吴威德介绍,这款琥珀全息投影设备的形象与真人无异,除了语音交互,还能通过手势、人脸识别等方式与用户互动,这也是全球第一个拥有人工智能的虚拟艺人。

  来自吴中区的瑞得恩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则带来光伏电站智能清扫机器人和接驳机器人两款新产品。公司副经理徐斐介绍,光伏太阳能板在日常使用中容易积攒灰尘,使电站的光能吸收能力降低25%左右,影响吸收率。公司生产的智能清扫机器人,能够吸附在光伏电站倾斜板面,自动规划阵列清扫路径,清扫后将提升15%左右的光能吸收率,已经走在市场前列。

  一项项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新技术、新成果集中高调亮相,体现出创业人才在苏州的成长势头,锐不可当。10年来,创业周累计引进人才项目4737个,注册资本360亿元,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入户企业2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2家,这些力量,正逐步跻身苏州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团。

  “创业天堂”厚植优势铿锵再出发

  在“双创”合作博览会入口,一条“礼赞70年”时光长廊引人注目。它展示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苏州与各类人才深度互动的历程。从农转工、内转外到低转高,从星期天工程师到高层次人才,苏州所经历的几次大的产业转移, 无不与人才有关,这也体现出苏州能够长期跻身全国创新城市前列,人才功不可没。

  产、城、人的互动,在创业周的舞台上接力上演。除了新人到访,不少已经落户苏州多年的“老人”也自愿现身说法。苏州日月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一尘2005年来到苏州,一待就是14年,在今年创业周的“海归创业沙龙”上,赵一尘以自己十多年来生活在苏州的经验,向人才们“安利”苏州生态宜居的环境。

  “相比北上广深让企业快速成长到并购等模式,苏州的人文环境既不那么激进,也不那么安逸,在苏州创业有一个累积的过程,因此,团队比较稳定,核心成员流动率低。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在苏州工作生活,真的都挺好!”赵一尘说。

  一句“都挺好”,饱含创业人才对苏州的认可。在外界看来,低调的苏州一向不那么热衷于轰轰烈烈的“抢才大战”,而是甘当服务人才的“店小二”,数十年如一日打造“润物无声”的引才环境。近年来,苏州更是大力实施人才引育七大工程,围绕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居住生活,拿出真心实意、真招实举、真金白银,打造出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

  日积月累,方能厚积薄发。得益于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目前,人才总量达276.48万,高层次人才24.49万;全市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达262人,其中创业类135人,连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产业基础厚,外向型程度高,营商环境好,已经成为苏州的最大的引才优势。

  创新苏州敞开更大胸怀拥抱天下英才。创业周开幕式上,《苏州市引进顶尖人才(团队)“一人一策”实施办法》《苏州市企事业单位引才用才激励办法》《苏州市社会化引才奖励办法》《苏州市高层次人才举荐办法》四项引才新政重磅发布;德国、荷兰、瑞典、意大利、新加坡5家苏州国际创客育成中心,北京、上海、深圳、武汉4家国内创客育成中心正式授牌。

  今天下午,这场举苏州全市之力举办的人才盛会就将闭幕,今年又将有多少人才和项目签约落户?值得期待。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