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团组织:筑好凤巢育人才
发布日期: 2019-08-23

  “三千弱水,吾独爱苏州一瓢”

  苏州团组织:筑好凤巢育人才

  通讯员 薛卿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超

  今年暑假,南京大学研究生饶浪放弃了回家乡湖北宜昌的机会,来到苏州工业园区财政局进行为期7周的实习工作,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实习。

  饶浪的本科专业为劳动与保障,硕士专业为国际关系。在校时,他循着学校团委发布的实习通知,报名参加了来苏暑期实习活动。选择来苏州的原因是:苏州经济实力强、工作节奏快、工作环境充满活力。

  “园区政府部门的工作强度和节奏带来了工作的高效,这也正是我对苏州最深刻的印象。”饶浪说,苏州提供的各类机会让青年人才了解这里,爱上这里。“毕业之后,我考虑来这里工作。”

  暑期实习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就业地的一个观察窗口,这也成为很多地方团组织的争取人才、服务人才的好机会。今年暑假,为进一步拓宽专业化青年人才储备来源,苏州市委组织部、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人社局、苏州市国资委、团苏州市委联合开展了知名高校大学生来苏暑期实习计划活动。

  团苏州市委书记万利说,苏州向来重视青年人才工作。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一直都是苏州在发展中抢占先机、占据主动的法宝。近年来,苏州的团组织也加大了人才工作服务力度,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活动,吸引高层次优秀毕业生来苏州就业。

  创新氛围吸引年轻人集聚

  去年,团苏州市委在全国“985”“211”知名高校及中外合作高校大学生中,选拔出了28名喜爱苏州、认可苏州,并愿意成为宣传苏州“代言人”的“苏创”校园使者。在今年的苏州青年精英创业大赛决赛上,团苏州市委启动了“苏创”校园使者看苏城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校园使者传播苏州人才政策,吸纳更多青年人才来苏创新创业。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何婷婷之前在校园里了解到“苏创”校园使者的选拔。出于一直以来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向往,又恰好想对苏州有更深入的了解,何婷婷选择了报名,并通过选拔。

  由于专业与知识产权相关,尖端科技的发展又与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参观“双创”合作博览会的过程中,何婷婷特别关注了“全球5G技术与5G 垂直应用研讨”。该项目详细介绍了中国5G 终端设备的制造情况,以及和国外其他国家发展速度的对比。“目前我国5G商用已处于全球领先,大量相关器件生产与苏州有关。因此,我对苏州知识产权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何婷婷说。

  通过这次活动,何婷婷对苏州又有了新印象:“我觉得苏州近年来的发展很了不起,创新是这座城市的一大亮点。苏州既有古老城市的韵味,又有创新发展的活力,而且特别注重对人才的培养。”老家在安徽合肥的何婷婷,目前已有明确计划毕业后到苏州求职。

  近年来,苏州举办的一系列引才引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日后的发展储备了力量,也让大批饶浪、何婷婷这样的青年人才对苏州的未来充满信心。

  向海外学子抛出橄榄枝

  今年夏天,团苏州市委启动了“宾大学子看苏城”活动。活动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子们专程走访了苏州多家知名企业,对苏州相关产业进行深入了解。

  据了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是由宾大中国学生学者组成的一个独立、自主的非政治性组织,是费城地区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广、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学生学者自治团体。

  前期,团苏州市委与该联谊会取得联系,促成此次活动。活动会集了25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学生,专业包含国际教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与苏州产业布局高度吻合。

  “海外学子在外多年,对国内就业形势和产业发展了解不多,想回国就业却又无从下手,急需相关活动的助力和指引。”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副主席查雨其说,由于国外高校与国内企业联络渠道的欠缺不足,高校联谊会肩负起了校企对接的重任,“这次牵线活动产生了预期的积极效果。”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苏州人,赴美留学的查雨其因学习生物学科。让查雨其欣喜的是,这几年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不遗余力地为人才铺设康庄大道、搭建奋斗主场。

  参加此次活动的宾大学子生物技术专业研一学生马黛嘉出生于乌鲁木齐。她从未想过苏州会与未来有任何交集,此次活动后,她将苏州确定为未来就业城市之一。

  “以前苏州是城市的代名词,来到这里看到了粉墙黛瓦,古韵江南,看到了高新产业,摩登都市。无论是城市规划、产业布局,还是生活氛围、精致美食,都超出我所有的预期。”她说。

  筑好凤巢才能育出人才

  如何让领军人才引得进、关键人才留得住、未来人才育得出,是近些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重点探索和致力解决的问题。目前,苏州全市人才总量为276.48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4.49万人、高技能人才57.68万人;自主申报入选国家“国家级人才引进工程”262人,入选省“双创计划”873人,总数位列全省第一。

  此外,苏州已连续7年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城市创新力排行榜前三甲,连续8次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十大城市”。人才比较优势正逐步转化为苏州创新发展的竞争优势。

  苏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综合考核处处长孙勇表示,近年来,苏州市委组织部联合相关单位下发多个通知,定岗特选计划面向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优秀应届毕业生到我市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强化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人才源头储备。计划通过5年时间,提供不少于500个实习岗位,形成人才“蓄水池”。

  “在当前激烈引才竞争中,优惠政策已成为聚才的基本面。做好引才只是开始,留住人才,使之成为发展金钥匙,才是努力方向。”苏州工业园区团工委副书记丁令德说,她在园区从事人才工作已有10余年。

  她表示,一时的红利留不住人,哪里的体制活,哪里才是人才干事创业的沃土;哪里的服务好,哪里就能让人才落地生根。园区人才工作的经验是,不在于出台多少政策,而在于政策落实的速度与温度。“苏州的‘青年人才观’就是凤巢筑得越好,人才必能育得出、长得快,从而为高阶引才搭桥铺路。”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