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有关负责人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深圳目前正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聚焦开放创新,加大对外投资合作力度,着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开放共赢良好生态
近年来,特别是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全面加快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书写扩大开放新篇章。
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有关负责人说,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深圳外贸出口已连续23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走出去”投资的企业和机构近5000家,分布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75.2亿美元,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在深落户。
深圳推进全方位开放,经济呈现一幅开放共赢的良好生态。统计显示,2015年深圳吸收合同外资2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4.9%;境外中方协议投资额165.7亿美元,同比增长214.7%,“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倍增。
国际客商看好深圳,新的外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一些早已“安家”深圳的外资名企则不断增资。仅去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
深企加快“走出去”。华为、中兴、中集、创维等一批龙头企业,组成本土跨国公司集群,加快拓展国际市场,成为全球瞩目的“深圳力量”。统计显示,深圳多项“走出去”指标居全国之首:对外投资存量在大中城市排名第一,约占全省50%、全国地方总和10%以上;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深圳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年均增幅超过20%,业务量约占全省90%,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全省首位。
深圳企业唱主角
全球瞩目的纽约时代广场大型电子屏幕上,深圳企业唱主角。这得益于自主创新的深圳企业,在跨国经营大项目、国际并购、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的竞争中,屡屡抢得先机,投资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且研发机构对外投资成为新热点。去年,深圳实际对外直接投资51.3亿美元,同比增长28.9%。其中,对外直接投资且投资额200万美元以上的研发企业91家,同比增长56.9%。
开放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响应,为沿线各国的开放合作打开了新的“机会之窗”。深圳全面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发展湾区经济,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地区“开放合作,共赢未来”。
深圳推动成立企业“走出去”联盟,搭建海外投资风险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对外合作园区。2015年,我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中的37个国家布局有承包工程项目,新签合同373份,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为82.00亿美元和84.94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额的43.07%和47.33%。华为、华大基因等企业在沿线国家设立一批研发中心,境外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研发企业累计达85家。
加大对外投资合作
“深圳正加大对外投资合作力度,拓展国际市场。”市经贸信息委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正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倡议,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合作重点项目库,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积极争取国家丝路基金、中投股权投资基金等国家资金资源的支持。鼓励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和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推进越南合作区、印尼合作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目前,深圳进一步完善“走出去”综合服务机制,发挥“走出去”联盟在信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综合性服务作用,推动深圳市丝路股权合作基金尽快设立,鼓励企业积极利用海外投资保险保驾护航,推进驻外代表处体制创新和职能转型,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作为我市海外经贸促进网络的重要补充。同时,加强对外投资合作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对外投资合作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对外投资合作风险防范机制。
“将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这位负责人表示,深圳将加大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览,支持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和开展劳务合作;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积极开拓中东、东盟、东欧、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同时,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深圳企业在境外开展研发、产能、渠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依托高交会、文博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成果转化平台开展更为广泛的国际技术转移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