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
发布日期: 2016-11-02

  求才爱才,要动真情。今年1到9月,深圳供应人才住房2.2万余套,惠及普通人才及家庭成员6.8万余人。7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释放出“十三五”期间筹建人才住房30万套的好消息。10月9日,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正式成立,由市政府出资300亿元,后续将再追加700亿元投入;同日,深圳新引进的5名全职院士各获得一套200平方米的免租住房。

  这一切,都为了人才安居。仅从住房保障方面,人们就能体悟到深圳再造“孔雀东南飞”的热切之心。对人才的渴求与倾心,源于城市对人才动能、魅力的深刻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在这方面,深圳堪称样本。

  8月15日,新华社报道,在深圳,一方面是高端人才不断落户,一方面是在新常态背景下成功走上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不断交出靓丽的经济发展答卷。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

  创新理念,源于人才。全球最薄的柔性显示屏,在中国首飞的光启飞行包,占据全球市场最大份额的大疆无人机,这些产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拥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领头人。深圳近年来经由“孔雀计划”等政策,在全球大力引进具有开阔视野的杰出人才、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高层次创新创业预备项目团队,为城市科技创新汇入了新的理念,助推深圳科技研发向宽处而行、攀高处而立。

  创新成果,出于人才。大亚湾实验室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华大基因在《自然》杂志报道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构建成果等一批世界级科技突破,都是深圳的骄傲。这些创新的成果,都不是花钱从外边买来的,而是深圳依靠人才干出来的。从过去“三天一层楼”,到如今“平均一天46件发明专利”,是人才为“深圳速度”注入了新的内涵,把深圳变成了全国创新指数最高、最具创新气质的城市。

  创新体制,成于人才。体制创新,并不囿于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和科研管理,而是在于有碍创新要素迸发活力的各个方面。以改革创新为魂、为根的深圳,曾经创造的千余项“全国第一”,在“五位一体”各领域的锐意改革,都是成于人才。是那些有勇有谋的“闯将”型人才,推动深圳各领域改革,勇闯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隘。今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市管理治理、文化繁荣兴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等,同样需要大批人才谋划和推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深圳奇迹,人才铸就;创新发展,功在贤才。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