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轫之地,有“中国改革开放的摇篮”之称。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在这1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其从海边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精神力量。2019年广东首座GDP突破6000亿的第一经济强区(全国区/县级第三)、“先行示范区”排头兵、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区……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复学”总要求。深圳市南山区作为全国的经济强区,从经济角度分析,尽管一月和二月的数据因疫情影响不甚乐观,但该区推出复工复产“惠企惠民”系列政策措施后,从三月开始经济已出现逆势上扬,进入五月,经济提振、消费复苏刺激系统逐渐形成,街区商圈销售恢复85%以上,城区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成效令人振奋。
南山区委书记王强(右二)在辖区科技企业了解复工复产情况。
绷紧疫情防控弦,当好企业“服务员”
“只要是我们南山的企业,生产质量上我们区委区政府可以为其担保,请乔恒利署长放心!”这是4月20日,南山区委书记王强在“南山区建筑企业座谈会”上对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署长乔恒利的表态。据了解,在受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南山区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困难,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减少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南山区专门请来了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署长乔恒利及其相关处室负责人与辖区建筑企业老总们一起座谈。乔恒利向企业家们介绍了2020年深圳政府投资项目进展情况,并公布了各相关处室负责人电话,希望南山的企业积极投标参与。
南山区区长黄湘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南山区建筑企业2019年总产值占深圳市建筑业总产值的近3成,占广东省建筑业总产值的1/13,是推进复工复产的拳头行业之一,通过座谈会等举措希望形成社会投资搭桥、政府部门服务、政企联合互动的复工复产良好机制。
南山区住建局局长廖敏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2月以来,《南山区住房和建设局关于落实八项措施加快推进建设项目科学有序复工的通知》、《南山区住房和建设局关于落实分区分级防控措施科学有序推进建筑工地复工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压实建设单位工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细化防疫监管细则,全面落实“四个到位”、“五个必须”、“八项措施”,促进复工复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书记和区长牵头组织召开政企座谈会,一是了解建筑企业诉求和行业发展建议,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广开言路、广集众智方式,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桥梁”作用,加强政企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动,创造机会碰撞出更多合作火花。截止5月14日,全区共有区管建设工程177个,除深圳大学校园内1个工程未复工外,其余的全部复工,返岗复工工人20370人,复工人数与去年最高峰时相比增长36%。
据南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月21日,区委书记王强、区长黄湘岳特别邀请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张华国,带领区科创、工信、人力资源、住房建设、政务服务、企业服务、社保基金、税务等部门,与南山区200余家企业老板们在“政企面对面”云端平台在线互动,听取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现场办公解决企业面临的资金保障、员工返深交通、防控物资等方面的问题。张华国解答了企业提出的资金方面政策问题,公布了该行为企业服务的部门联系人和电话,表示该行将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简化工作流程,加快专项贷款审批进度,缓解企业短期资金压力,为南山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撑和保障。
据悉,从2月底开始,南山区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的战略安排,提出“在防疫中复工、在复工中防疫”目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截止5月14日,全区复工企业数、复工人数从当时的 484 家6万人,增长到4.5万家93.6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复工7527家,复工比例达到99.72%。
据了解,南山建筑工务署、卫生局、教育局、公安分局等全区各职能局(办)各施其职,各担其责,全区一盘棋推行“上门服务”,形成强大合力推进经济复苏。如南山区人力资源局主办的“走进园区”惠企政策宣讲会的“讲师团”奔走在全区各大中型企业,从人才、就业、劳动关系三个维度,对企业和人才关注度高的政策内容进行解读,让企业更加精准了解、享受扶持政策。
南山区主动为企业“当好服务员、店小二”的做法,彰显出的是中国基层党委政府服务职能转变的新常态,也是经济先行复苏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