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人管理
在计算机管理模式下,所有病人的资料都可以通过网络化共享。住院病人的资料由人院处护士在给病人办理入院时详细地录入,包括病人的基本资料、入院时间、入院时的生命体征、体重等资料,然后通过网络传送到相应的病区。该病区护士工作站收到信息后,护士就可以给病人分配床位,医生则可以开医嘱和进行住院病历的书写。请假或私自外出的病人也能在计算机上做出标记,以引起值班护士的注意。
2、医嘱处理
计算机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医嘱处理的效率。医生录入医嘱后,相关医嘱信息即可传送到护士工作站、药房和各检查、检验科室。护士对医嘱进行核对处理后,计算机就会对各种医嘱进行分类处理,并自动生成各种执行单,包括治疗、护理、注射、输液卡、检查、检验、饮食等,护士将这些执行单打印出来后即可根据执行单的内容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护理和治疗。中心药房接收到医嘱信息后可以根据病区用药情况捡出相应的药物,由病房护士核对后取回。各检查、检验科室做完相应的检查、检验项目后在计算机上登记执行,并将结果录入计算机,医生、护士则可以在计算机上查询到检查、检验结果,大大地缩短了等待结果的时间。
3、用药管理
随着药物的不断更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新药,在没有运用计算机管理前,护士往往会因为找不到药物说明书而很难在用药安全方面起到把关作用。在计算机管理模式下,药房将每种药物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当护士遇到新药时,可以很方便地在计算机中查找到该药的说明,并根据药物说明在用药剂量、用法、药物配伍禁忌等方面进行把关,对保证用药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护理病历的管理
给病人分配床位后,护士即可在计算机中书写护理记录。各病区可以根据本病区收治病种做出相应的护理模板,这样护士在书写护理记录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地调用模板,并根据模板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即可,大大地节省了手工书写记录的时间。另外,护士还可以将病人每天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出入量等数据输入计算机,各种数据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后,自动形成三测单,计算机绘制的三测单即准确、快捷,又美观、整齐【21。护理管理人员还可随时通过计算机检查护理病历质量,掌握全院各病区病人的病情和危重病人的情况,及时指导护理工作的进行。
5、信息和费用查询
在计算机网络模式下,护士只要打开计算机即可查询到每位病人的全部信息,便于护士全面掌握每位病人的病情。另外,费用的查询也很方便,各病区可以根据本病区收治病种设置好催款金额,当病人的欠费金额达到该标准后,在催款单中就会出现该病人的名字、床号,医生、护士可以凭催款单及时让病人补交住院费,另外在医生开医嘱界面还能显示每位病人的费用信息,提醒医生开医嘱时注意病人的费用情况,减少逃账、漏账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