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上海宝山的产业园区会发现,一些不显山露水的优质企业默默成长为行业里的佼佼者,它们拥有共同的特质——科研者的执着、创业者的激情、工程师的严谨,这与宝山作为工业基地的创新务实作风十分契合。
新一轮科技浪潮重塑生产、创造需求,优质企业犹如翻滚的浪花,可窥见产业革命的蓝海。但从1到N,即从科创成果到产业实力,需要连点成线、织线成面,形成科技创新“场效应”。
宝山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可全产业链布局的城区,优势在于拥有产业空间和应用场景,正在打通产业化关口,在市场逻辑下推动科技应用。
谋定快动,胜在不懈,一张创新产业图谱正在宝山铺开……
技术之变 点燃产业“新火”
一张数据网实时掌握全球钢铁交易动向……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钢联”)旗下钢银电商交易平台2019年钢材成交总量超过3700万吨,结算交易额超过1300亿元。全球四大矿山巨头中3家被纳入该平台的定价机制。
“数据就是生命,谁的数据覆盖面更广,谁就更有话语权。”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说,“这就是信息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也蕴含着巨大产业发展潜力。”基于数据分析,上海钢联进一步拓展钢铁等大宗商品仓储、物流、金融、咨讯板块,成为行业运行的“神经中枢”。
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发生巨大变化,知识、技术、数据等成为新生产要素。当大学教授走进工厂车间会发生什么创业故事?
由大学教授团队创业而来的上海克来机电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犹如一个智能化生产线孵化基地。车间里,食品、医疗、汽车、仓储……十多个行业的智能化生产线有序排开,让人难以理出其中的产业逻辑。上海克来机电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谈士力说:“行业不同,但原理相同。我们就是通过技术应用对各行业的生产线进行革新。”
“面临新课题是常态,每个行业每个用户的需求不同,就要给出个性化解决方案。我们的产业化路径始终需要创新推动。”谈士力说。这家企业,不像老板雇员工,更像老师带学生,产学研结合在产业化实践中真正开花结果。
数字经济全面提速,产业整合和技术迭代明显加快,拥抱新经济,需要不断培育新业态。
目前,宝山电子商务企业300余家,形成一批批准“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新技术萌发时犹如星星之火,体量虽小却蕴含巨大潜能。”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惠斌说,“将创新梦想变成创业成果,需要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这正是我们要发挥作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