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回国 深圳首选率不到5%?
发布日期: 2017-01-13

  深圳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在下降?深圳医院只能到新疆西藏等地招聘医生?引进来的人才反而留不住?昨日召开的深圳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加快推进深圳人才优先发展”专题议政会上,多名政协委员对于深圳人才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人才不愿来?

  江西、湖南优秀医生已经不愿来深圳,要去新疆、西藏、兰州挖人才

  深圳市政协委员、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奚丹表示,近年深圳人才引进的吸引力在下降。调查显示,在高端人才、海归知识分子回国首选城市里面,深圳首选率不到5%。深圳对优秀应届毕业生吸引力也不断下降,一方面其他一线城市在大力吸引,另一方面更多二线城市通过低廉房价、居住成本截留大量毕业生。

  深圳市政协委员、福田区中医院副院长周晓梅表示,深圳每千人床位3 .4张,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 .1张。根据卫生部标准,深圳到2020年医生人口缺口将过万人,深圳医生负荷日均门诊量是全国的2 .66倍。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成了制约深圳医疗发展的瓶颈。深圳发展早期,大批江西、湖南籍优秀人才到深圳,现在江西、湖南医生已不愿来深圳,现在是吸引新疆、西藏、兰州医生。新疆、西藏是深圳对口帮扶的地区,深圳每年派大批医生援疆,可是一方面深圳还去新疆挖人才,跟深圳这个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太不匹配了。

  深圳市政协主席戴北方表示,深圳在人才引进当中已经碰到很多困难,前一段时间党委政府一些很有实力的部门在全省、全国选调干部,招聘十多二十个干部,大家原来以为起码有几百上千人报名,但让领导和部门大失所望,一个部门要选调10来人,全省报名才60多个人;组织部门在全国招聘干部,也只有60多个人报名,研究生没几个;纪委在全省招聘干部,60多个人报名只有4个研究生。这些都说明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在逐步下降。

  建议

  着眼外籍人才引进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电子学会秘书长夏俊建议,要着眼外籍人才引进,促进人才的国际化发展。当前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在积极争夺国际化的人才,发达国家以完备的人才移民、签证、完善的社会福利等等吸引人才。建议探索深圳绿卡制度,扩大鹏城优才卡范围,加快落实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

  深圳市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关于人才政策均衡度问题有进一步提升、改进的空间,对于中初级人才的支持,因为体量和基数太大,给每个本科生15000元应急性的落户深圳的补助,每年都要支出三四个亿,给这么大基数的人才发钱,财政承受不了。“这方面我们看接下来能不能从更好地营造创新创业、公平竞争的环境,降低他们生活成本的方面想办法。”

  人才留不住?

  培养的研究生都回内地了,社工每年流失率达20%

  在周晓梅看来,人才不愿意来深圳,一是没薪酬优势,“今天我们辛辛苦苦自己培养的研究生不愿意留在深圳,近三年培养的研究生回到山东泰安、湖北黄石这样的内地城市。我真的很心痛。能不能给医生年薪制?”薪酬优势,现在深圳没有,所以对医生没吸引力,对高级人才没吸引力。二是需求很大,平台不高,深圳没有医学院校,生活成本很高。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房涛表示,深圳46%的社会组织年薪在6万元以下,他们最不满意的因素就是工作待遇、社会认可度太低。深圳在岗社工7300多名,2008年到现在每年流失率达20%。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理事长孙亚华也表示,深圳从2007年30多名社工发展到现在7300名社工,但是深圳社工人才发展面临困境,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也在下降。与此同时,各地社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让深圳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最近广东省出台支持粤东西北社工的计划,要增加900人,这些偏远地区喊出一个口号:到深圳招人。“我听了非常难受。”

  建议

  对人才给予持续补贴

  夏俊建议,基于存量人才工作成果、工作年限和纳税制订相应补贴和奖励政策,对现有存量人才给予持续补贴,扩大对特殊技能人才支持范围,制订合理人才政策期权。

  深圳市政协委员、索佳集团董事长马锡裕认为,人才住房问题是制约深圳人才聚集和留得住的重要因素,尽管政府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较大缺口。在继续加大人才安居房供给量的同时,建议给予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大型科技园区、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一定安居房的自建权,集社会的力量共建深圳人才安居房。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